高分悬疑片《因果报应》开始点映后就备受关注,也成为当下影迷公认的不怕剧透的悬疑片:最倔强死板的报案人找到最贪的老油条警长报案,只因为家里的垃圾桶被盗,他要出70万卢比寻找三位盗贼……影片围绕这个线索展开故事,利用诡计叙事和时空交错的剪辑包裹重重悬念,再一点点抽丝剥茧不断反转,最终给出一个真相大白且震撼人心的答案。如今的电影市场悬疑片不断,比较冷门小众的《因果报应》能获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体现了这部影片的巧思和立意。
首先,在网络上不乏很多评论称赞《因果报应》的叙事结构和情绪拿捏,大有印度版《周处除三害》之感,并认为这部影片是适合翻拍的好故事、好爽片,甚至有观众调侃,喜欢翻拍的陈思诚可以考虑翻拍此片了。
影片《因果报应》使用了正叙、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结构,将几个时间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错:其一,男主角理发师马哈拉贾因为家里的垃圾桶被偷前来报案,并出70万卢比的重金希望警察帮助缉拿入室盗窃的三个盗贼,原因是这只铁皮垃圾桶曾在13年前女儿幼时遭遇的一场事故中,意外倒扣在女儿的头上救下了她的命,因此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几位警察被赏金诱惑,准备找人做一个一模一样的垃圾桶交差;其二,被垃圾桶救下的女儿已长大成人,她正直善良且颇有运动天赋,被选拔去参加体育训练营特训,在此期间,她将自己的一双红色运动鞋送给同学,她希望爸爸马哈拉贾在她结束训练回家那天再给她买一双新鞋;其三就是13年前,男主角马哈拉贾当时还在学徒,小水电行老板赛尔旺表面是好丈夫、好父亲,其实他一直在跟自己雇用的店员合伙干着入室抢劫的罪行,赛尔旺的罪行曝光被捕入狱,妻女离他而去,他阴差阳错地认为自己入狱是马哈拉贾向警方告密……
影片通过人物、道具乃至台词,把前后悬念梳理清晰,不断勾起一个个反转,最后结局抛出最大的反转,令人有合情合理之感:观众很容易相信一个倔强、固执、认死理的父亲,确实出于不让女儿失望的想法,大费周章寻找垃圾桶,也容易相信贪财又跋扈的警察可能怀有秘密,同时对几个入室抢劫的暴徒痛恨十足——影片把观众的情绪从轻松带到沉重,最终惊讶于结尾情节出乎意料、情感张力爆棚的大反转。这样讨巧的处理方式,比起很多线性叙事强行“反转”的电影要精巧许多。
由于影片口碑优异,在网络上也引发了观众对影片悬念设计之外内容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其中有一个话题就是围绕译名“因果报应”展开的讨论。很多评论表示,不喜欢用侮辱女性的形式作为惩罚坏人的报应,有将妻子和女儿设定为男性的附庸之嫌,无辜的女儿也本不应成为受害者。
其实,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结尾处,暴徒头目赛尔旺在跟男主角马哈拉贾对打失败时,双腿骨折的赛尔旺瘫坐墙边,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肉体上的疼痛,他想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伤害,也反向施加给男主角。此时,遭到强暴的女儿,坚持要与暴徒头目赛尔旺见面,并郑重表示,“别以为你这么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不会崩溃,我会忘了这件事,记住,不是你对我慈悲,是我对你慈悲。”——悬念之外,女儿以勇敢坚强、铿锵有力的态度面对罪犯,接受受害事实,强大的内核将电影的高度更抬一层,这也是一种打破社会性别文化规训的积极力量:既然赛尔旺不在乎肉体上的疼痛,女儿也通过怒怼的方式,表达了女性也不会因为被强暴这一生理伤害而蒙受一辈子的阴影。此外,影片在展示罪犯向妇女施暴桥段的时候,并未利用镜头凝视女性,反而聚焦罪犯的邪恶丑态,这一点优于过往许多类似电影。
不过,《因果报应》也并非完美无缺,既然是底层父亲为女复仇、以恶制恶的爽片,影片前期描绘警察贪污受贿、暴力执法的片段太多,男主角赖在警署找垃圾桶的部分有些拖沓,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配角给予的时间过长,而围绕几位警察的反转比较潦草带过,这在结构上有些不均衡不饱满,不太符合爽片守则。